最新资讯: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本报记者左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政策的引导和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样十分重视绿色金融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融管理部门的有益探索对绿色发展有何意义?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发展绿色金融有哪些政策便利?又应该如何落实政策要求,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就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金融时报》记者: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运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践行绿色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王遥: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人民银行为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需要,引导更多资金投入碳减排领域的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的碳减排工作提供助力,对金融资源向低碳减排领域倾斜起到了政策引导作用,为金融机构在下一步的绿色金融实践上提供了方向。

一是人民银行以减少碳排放量为主要衡量标准,以金融机构自主决策为前提,对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不同类型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有效提高碳减排贷款发放的公平性,为低碳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二是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资金的增量来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先贷后借”的机制尊重市场化原则,推动市场增加对绿色能源的投资力度,既能够有力地管理资金流向、降低信贷风险,也能够避免对传统高排放行业的盲目抽贷断贷,保障了能源的总体供给能力,更好发挥金融对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作用;三是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这能够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碳减排的信息披露水平,保障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融资支持的精准性和直达性,引导金融机构更充分地认识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激励其主动开展信息披露,并重视提高披露信息数据的质量,从长远角度能够帮助提高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评估体系效力与完善政策框架。

《金融时报》记者:环境信息披露被认为是有效降低绿色金融供需双方环境信息不对称、降低“洗绿”等风险的重要机制。一直以来,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重视自身环境信息披露,不断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覆盖面和披露质量。金融管理部门重视环境信息披露的原因有哪些?

王遥:金融管理部门重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一是因为环境信息披露可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应对气候环境风险。金融机构通过对环境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将环境风险融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自身风险辨别能力和预警能力,强化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规避环境与社会风险,进而产生实际经济效益,也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性,进而维护金融稳定性。二是因为环境信息披露将有效引导资产向绿色低碳转型。金融管理部门鼓励金融机构运用环境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风险量化分析工具开展气候与环境风险分析工作,通过气候与环境风险评估、分析,有助于金融机构有意识地调整资产结构,减少对污染性和高碳项目(资产)等“棕色资产”的投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畅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三是因为环境信息披露可提升金融机构自身环境绩效表现,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纵向比较披露定量环境绩效,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等,通过战略、目标、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多维度的气候与环境风险管理,提高金融机构自身对环境数据治理的关注,在组织架构、风险控制、环境效益监测、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精进金融机构自身环境绩效表现,实现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降低气候环境风险可能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

《金融时报》记者: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金融机构开始逐渐重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随着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等绿色金融标准的发布,金融机构在做好环境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

王遥:在多项绿色金融标准的推动下,金融机构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作出了诸多探索。

2021年8月至11月,人民银行组织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评估我国“双碳”目标转型对银行体系的潜在影响,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机构围绕转型风险开展了行业层面的气候压力测试,其中,工商银行已建立气候风险数据库,顶层应用层包括碳排放统计和监测、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等。

在地方落实层面,区域性环境信息披露在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稳步推进。目前,贵州省118家金融机构、江西省法人金融机构、浙江省湖州市辖内36家银行机构均开展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

在国际层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支持机构,依据TNFD的披露指引和深入实践,为我国相关信息披露内容和框架提供更为有力的参考,以国际通识标准开展本土化特色研究,助力联通国内外资本市场,推动更多的国际合作投融资。自2017年以来开展的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项目,包括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湖州银行等20家试点机构,并对外发布《2020—2021年进展报告》,为人民银行组织23家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气候风险敏感性测试和在试点省份开展高碳行业压力测试提供了重要基础。

《金融时报》记者:人民银行多次强调要探索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逐步拓展碳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范围。为什么要重视碳核算?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遥:碳核算是落实国家碳减排工作、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条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企业和资产的碳核算方法及数据来源,是开展气候转型风险分析和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前提。

金融机构的碳核算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自身的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其投融资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除了识别和控制自身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外,还要促进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结构由高碳耗能企业向低碳环保转型。这将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一个健全且完善的碳核算体系,能够更好地规划和落实减碳措施。

开展碳核算工作,金融机构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碳核算方法学有待完善与规范化。金融机构当前尚未形成在投融资活动中的碳排放量以及碳减排量的环境指标方法体系,在碳核算方法、碳核算参数和碳核算口径上没有标准化的规定,日后需尽快开发适合金融机构的碳核算方法学,出台更加权威的碳核算标准体系,并根据方法学开发具备可落地实施的碳核算工具。

二是要加快碳数据库建设。当前,金融机构在获取客户或项目的碳数据方面仍存在较大挑战,因此,在完善监管要求的同时,还要加快企业或项目碳数据库建设,通过政府数据资源的整合以及监管平台的搭建,完善企业或项目碳排放基础数据的搜集、整合,保障基础数据的真实有效,以助力金融机构更好地开展投融资方面的环境绩效核算工作。

三是完善自身培训机制。在现阶段,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仍存在绿色金融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建议金融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制定碳核算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规划,一方面,可邀请行业专家为工作人员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培训课程,提升人员的碳核算技能,为碳核算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内部也要加强自主意识,设置碳核算管理小组,积极组织开展碳核算理论学习与实践,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强化工作人员对环境绩效核算的理解与认知,提升开展碳金融工作的能力。

《金融时报》记者:2022年6月,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全面绿色转型。从2022年下半年的情况看,《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意义如何?

王遥:《指引》为解决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方向问题、实践问题等均提供有益指导。《指引》旨在促进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无论从战略高度还是实操指导方面均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布局的重要方向:一是从战略高度布局“1+N”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要从组织体系、内部制度、产品创新等多角度形成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二是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风险管理的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对ESG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监测、防控等,要关注客户(融资方)及其主要承包商、供应商因公司治理缺陷和管理不到位而在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给环境、社会带来的危害及引发的风险;三是推动构建有利于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监管环境,这是对金融监管提出的要求,也反映出未来银行业践行绿色金融的生态与配套措施均将有所改变。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关键词: 绿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