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银行林罡最新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董事长林罡建议加大对改革重组银行风险处置模式推广力度,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中小银行作为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要对症施策,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稳妥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对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料图】
对此,林罡建议,加大对改革重组银行风险处置模式推广力度,也要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林罡认为,中小银行作为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要对症施策,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
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针对当前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林罡建议,要建立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长效机制,引导中小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找准发展定位,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提升经营能力,增强风险防范的内生机制,不断夯实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微观基础。
分类施策、兼并重组已成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和改革的主要方式。林罡建议,加大对改革重组银行风险处置模式的推广力度。
林罡表示,要坚持从源头入手、改革化险一体推进,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资本补充渠道,严格规范股权管理,对股东资质和持股情况进行穿透式监管,做好关联交易管理,防止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问题。
林罡建议,要拓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逐步构建不良资产市场统一监管框架,建立全国统一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持续做好地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工作。
对症施策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痛点
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有效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政策传导是关键因素。林罡认为,中小银行作为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更要通过自身金融服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提升,对症施策,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
以四川银行为例,林罡介绍称,该行牢固树立“小微”经营理念,深化落实“四贷长效机制”,通过创新开发普惠小微特色化产品,构建“标准化+非标准化”产品体系,推出18款普惠小微专属产品,为客户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
同时,四川银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支撑能力,逐步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围绕“标准化”产品,加快推进普惠小微产品线上化进程,实现产品“标准化、集约化、流程化、专业化、规模化”;逐步构建全流程供应链金融在线服务体系,规范业务流程,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发展。
“要做好政策红利的有效传导,用好用足支小再贷款、转贷款和各项财金互动奖补政策,加大并持续拓宽小微企业金融专项债、进出口银行转贷款等资金渠道,将政策红利有效传导至广大实体、小微客户群体。”林罡表示。
此外,林罡认为,要通过优化贷款利率定价管理,加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费让利,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