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宣昌能: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变局下的财富管理提供多元化选择

3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全球开放发展做出新贡献,也为全球变局下的财富管理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经济保守主义和逆全球化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金融运行的格局和环境。”宣昌能指出,近年来,经济保守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等有所抬头,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形成了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效率,抬升了成本,并通过供应链、产业链调整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相关资料图)

他进一步表示,近几年来,疫情反复、地缘冲突等对全球供应链带来新的不确定冲击,并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而主要发达经济体为抑制通胀采取的快速加息措施,也使各方面担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引发新的金融风险。2022年包括股市、债市、大宗商品、黄金在内的全球各类资产价格均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近期美国硅谷银行倒闭及其引起的连锁反应仍在发展演化,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的复杂变化给财富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宣昌能表示,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生调整和变化的大背景下,价格体系,包括利率参数等可能产生非线性和跳跃式的变化,这些都会给全球财富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他进一步指出,近期,美欧个别少数银行业机构暴露出的风险表明,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快速调整在产生外溢效应的同时,也存在内溢影响。过去长期低利率环境使部分金融机构习惯于在利率低波动性环境下摆布资产负债,缺乏对利率短期、大幅波动的预期和敏感性。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特征使其对利率变化更为敏感并最终引发风险。

从目前情况看,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短期内能否明显回落还存在不确定性,继续保持较高利率水平也可能对银行业等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都增大了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两难”甚至“多难”。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对这些重要宏观变量的变化十分敏感,由于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增多,未来全球财富管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大。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

宣昌能表示,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选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市场的开放、稳定与发展,给世界提供了多元化的机遇与选择。

一是坚定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增长稳中向好,并形成了难得的低通胀经济环境。面对近年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水平大幅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国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并没有简单的跟随,而是“以我为主”,从本国宏观经济状况出发自主决策,保持利率水平与潜在经济增长的要求相匹配,不使货币政策偏紧,也不搞“大水漫灌”和过度刺激。

二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日益深化,为投资者做好财富管理和资金配置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中国先后推出40多项对内、对外金融开放措施,大幅放宽了金融服务的市场准入。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等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到去年底,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余额为9.6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1.2倍,其中股票和债券的规模分别为3.2万亿元和3.5万亿元。境外发行人累计在我国债券市场发行“熊猫债”6300亿元人民币,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债券市场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金融市场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

此外,ESG领域也具备较多和较好的投资前景。自2020年向国际社会做出“30/60”目标承诺以来,中国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绿色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国际合作空间比较广阔。截至去年底,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2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约1.5万亿元,资产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绿色金融发展为全球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提供了新的领域和新的空间。

宣昌能表示,全球经济再平衡调整的目的是实现更可持续、更加繁荣、更高水平开放下的增长,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全球化和互利共赢的基本理念,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全球变局。中国一直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并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将为全球财富管理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配置选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