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料】多家银行今日起“通知存款”业务暂停 多家国有大行接力跟进
5月15日,多家国有大行在其App上对其智能存款产品进行了调整,除了下调利率外,多行暂停了其部分通知存款业务。
存款利率整体下行已成为趋势,近日,已有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加入了调整通知存款业务的队伍。《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此情况下,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再次成为银行客户经理推荐的热门产品。
相关分析人士向记者解读称,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兼具较高的利率和资金的灵活性,因而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本次调降利率及部分银行关停相关产品,受到存款利率市场化及银行控制息差的影响,但此类产品仍具备一定的优势和需求,因此不会在市场上消失。
(资料图)
多银行暂停通知存款业务
5月15日,建设银行App显示,其“个人通知存款一户通”、“薪享通存款”、“结算通存款”产品均已停售;农业银行App显示,其智能通知存款“双利丰”已于5月15日起停止签约;工商银行App显示,该行1天期、7天期通知存款年化最高利率进行了下调,较之前的存款年化最高利率下调了0.3个百分点。
此前已有多家银行发布了此类公告。自5月15日起,徽商银行暂停销售了其“智享存”、“智慧通知存款”两款通知存款产品;东营银行暂停了其智能通知存款业务办理;新疆农村信用社暂停了其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申请办理个人通知存款产品业务;四川天府银行协定存款、一天通知存款、七天通知存款的执行利率均较基准利率1.15%、0.8%、1.35%上浮了20BP。
5月14日,平安银行暂停销售了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5月12日,桂林银行将其通知存款各期限存款产品利率、单位协定存款利率均较此前下调了55BP;新疆布尔津喀纳斯农商银行取消了其个人1天、7天通知存款产品自动续存功能。
整体来看,银行整体调整的为通知存款、协定存款,调整内容多为下调相关存款利率,或者暂停相关业务办理。
“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的产品优势是灵活性和稳定性。通知存款可以随时取款,但需要提前通知银行;协定存款则需要按照约定的期限存款,但利率相对较高且稳定。”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这两种存款产品都比定期存款更加灵活,能够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对通知存款集中调整前,多家银行刚刚推出相关产品。
5月8日,锦州银行天津分行上线智能通知存款,7天存款最高年利率为2.1%;4月19日,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官宣平安银行1天智能通知存款上线;2月份,邮储银行上线“邮智存”智能通知存款。
增额终身寿险再成热门
“利率持续下行,欢迎尽早配置增额终身寿险,提前锁定利率。”徽商银行劲松地区某支行客户经理向《华夏时报》记者推介道。
去年以来,在监管引导下,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行,增额终身寿险由于其3.5%的预定利率,在期望保本保息的客户群众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但随着存款利率下行,市场消息称,保险新开发产品定价利率或从3.5%降至3.0%。
“利率持续下行是大趋势,建议您提前购买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锁定3.5%预定利率产品的最后窗口期。”兴业银行陶然亭地区某支行向记者建议。
据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了17BP。据2023年一季报,42家上市银行净息差同比下降25BP。
“近年来银行面临较大的净息差压力,为应对息差压力,部分银行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主动管理负债。”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本次调降利率,是在此前调降存款利率基础上,进一步对部分产品利率进行合理调整。
“目前,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已经成为银行付息成本继续下行的阻碍因素。”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存款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主导下的此次调整行为,延续了降成本、惠实体的思路,通过压降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在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压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银行需要降低成本来保持盈利。此外,银行也需要控制流动性风险,避免资金过度集中在某些存款产品上。”张雪峰认为。
“资金成本相较大型机构更高、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更依赖息差收入的中小型机构,更会积极考量是否需要维持上述两种存款产品的原有业务规模。毕竟对于银行客群而言,市场上有大量品类是足以通过资产组合管理来替代这类业务。”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表示。
产品优势及市场犹存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银行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受到约束,自5月15日起银行要控制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其中,国有大行加点上限不能超过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不能超过20个基点。
那么,随着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相关利率下行,且部分银行暂停部分相关业务,产品优势下降,该类存款是否会在市场上消失?
杨海平认为,尽管下调了银行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利率上限,但此类产品的优势仍在,不会从市场上消失。
陈佳亦认为,不宜过高估计本次机构对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暂停业务并压降市场利率的短期影响,“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发展以来,监管机构多次与时俱进对商业银行通知存款业务进行规范调整,预计机构整改完毕后此类结构性存款的规范性和宏观政策协调性都会加强。”
陈佳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短期内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不会从市场消失,但并不是因为其业务在需求侧的不可替代性,而是由于银行机构短期内很难完全按照新时代新要求充分调整供给侧,导致大量通知存款和协议存款业务不得不留在市场上。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同样向记者表示,该类存款产品应该不会从市场上消失。
“一方面因为不同银行的吸储需求不同,一些中小银行很显然还有以此类产品加强吸储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资金面供求关系的演变以及在同业竞争之下,未来这一产品还会有全面恢复的较大可能。”柏文喜向记者表示。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