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讯息:老龄化趋势下理财市场需求迎变 快语微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有显著影响,其长期和短期效应相互交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刘丽娜表示,商业银行面对人口老龄化,既有“远虑”也有“近忧”。“近忧”主要是在“驼峰效应”下,商业银行呈现存款定期化和付息率上升趋势,“远虑”主要是储蓄率进入趋势性下降后,可能对信贷资金市场和债券定价中枢产生长期影响。

点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关注并预测这一长期趋势带来的影响。刘丽娜提出的“近忧”“远虑”值得关注。此外,也必须看到老龄人群对应的金融需求特点变化。新一代的老龄客群很可能不再是传统认知中风险厌恶高、金融知识不足的群体,不少老年客户也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熟练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这意味着老龄客户的金融需求将发生重要变化。金融机构需针对投资性理财、超前消费产品有所倾向及寻求固定收益的客户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针对老龄客户的医疗、爱好等个性化需求优化特色金融服务,提前布局应对市场可能发生的趋势性变化。

低碳转型要“先立后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日前表示,在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全国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大规模低碳减排运动。但他提醒,传统高耗能行业对国民经济与就业具备支柱作用,但自身的转型过程面临多种难题,带来产业分化中的阶段性发展抉择问题。

点评:碳中和目标下,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需求迅速增长,从财政金融支持到产业政策都向低碳转型目标倾斜。但是也要看到,在落实政策目标过程中,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减排潜力不同,一些地区存在传统高耗能产业支柱地位与转型困境之间的矛盾。在推动低碳转型时切莫“一刀切”,更忌一味“冲锋争先”,而要“先立后破”,把减碳的基础设施“立”好,在处理好减碳与产业发展、供应链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地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各行业能源消费情况等因素,将减碳措施细化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主体,切实增加碳减排方案和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提振消费短期靠补贴长期靠改革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近日表示,全面启动扩大消费是稳增长的核心。他认为,2022年消费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疫情拖累服务业消费、与房地产相关联的一些行业消费下降以及耐用品消费收缩。在他看来,为提振消费,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一些补贴很重要。

点评:对于在疫情中受困的行业而言,当前的纾困救急政策是雪中送炭,适当的补贴也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过,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前期被压抑的消费已有回暖之势,政策支持的节奏和力度必须慎之又慎。而且,从中长期来看,提振消费重在稳预期,增强各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个人收入积极前景的信心,这有赖于加强多方面的改革。一方面,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新动能发展,实现传统支柱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优势地位的有序转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基础服务的不断优化来提高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增强其消费信心,让其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点评人:马梅若)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关键词: 理财市场 商业银行